親子關系 – 東莞心理咨詢 http://m.alogblog.com Sat, 17 Feb 2024 07:49:32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http://m.alogblog.com/wp-content/uploads/2022/12/2022121407512712.png 親子關系 – 東莞心理咨詢 http://m.alogblog.com 32 32 東莞親子關系心理輔導,東莞親子關系疏導方法? http://m.alogblog.com/11992.html Sat, 17 Feb 2024 07:48:46 +0000 http://m.alogblog.com/?p=11992 在現(xiàn)代社會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面臨各種挑戰(zhàn)和困惑。然而,一個經(jīng)常被忽視的問題是,父母的情緒問題可能會對親子關系產(chǎn)生負面影響。本文將通過舉例說明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該注意語言的選擇,避免過多的責備和抱怨,以免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同時,文章也提醒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支持。

一、情緒管理的重要性

情緒管理對于父母來說至關重要。當父母處于憤怒、焦慮或沮喪的狀態(tài)時,他們往往會失去理智,無法有效地與孩子進行溝通。這種情況下,父母可能會使用過激的語言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父母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便更好地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二、語言選擇的重要性

在與孩子溝通時,父母應該特別注意語言的選擇。過度的責備和抱怨會讓孩子感到壓力和挫敗感,進而影響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相反,積極的鼓勵和肯定能夠激發(fā)孩子的潛能和動力。因此,父母應該盡量避免使用貶低性的語言,而是用積極、鼓勵的話語來與孩子交流。

三、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

父母應該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并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支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和發(fā)展階段,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不要過分追求完美。同時,父母也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讓他們有機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并與父母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系。

四、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時間是有限的資源,父母應該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在忙碌的生活中,父母常常會忽略與孩子的互動和交流。然而,這些寶貴的時光對于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父母應該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參與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通過與孩子的互動,父母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從而更好地指導他們的成長。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的情緒管理對于親子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至關重要。通過注意語言的選擇,避免過多的責備和抱怨,父母可以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同時,父母也應該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支持。然而,對于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問題,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和做法。有些人認為父母應該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而有些人則認為父母應該保持一定的獨立性和個人發(fā)展的空間。因此,如何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避免情緒問題對親子關系的影響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如何避免因為情緒問題而影響親子關系。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應該注意語言的選擇,避免過多的責備和抱怨,以免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同時,文章也提醒父母要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和支持。然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問題仍然存在爭議。無論如何,父母的情緒管理對于親子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至關重要。

]]>
5歲兒童自閉癥怎么辦 http://m.alogblog.com/10605.html Sun, 31 Dec 2023 03:31:28 +0000 http://m.alogblog.com/?p=10605 我是一個從業(yè)十年的特教老師,從我個人的從業(yè)經(jīng)歷來看,家長掌握一定的干預訓練知識和技巧對孩子的干預效果有很大幫助。

家庭干預是指干預不僅僅在于自閉癥孩子個人,而是聚焦家庭整體,強調通過調整家庭結構、家庭動力改變每個家庭成員,比如,自閉癥孩子的某些刻板行為與家庭整體氛圍有關系,父母關系有關。所以,自閉癥孩子的家庭干預,親子關系非常重要。

現(xiàn)在很多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來進行撫養(yǎng),孩子與父母不親,沒有建立親密關系,這種情況下對孩子進行一些教學任務是完全經(jīng)行不下去的,這也是很多家長反饋說孩子不理人,教不了的原因,親子關系不友好,孩子肯定不會配合你做訓練。

先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再互相磨合、適應,再開始家庭干預訓練。

恢復了親子關系,接下來就是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了,很多家長抱怨說自己不會做、孩子學不會,每天都崩潰,你先別急,其實家長做好家庭干預并不難,做到這四點就可以:

一、所有內容準確化

每天要練什么項目具體列出來,有計劃有規(guī)劃,不要隨心情變動,今天想教這個,明天想教那個,孩子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但得根據(jù)孩子的能力來,不然哪個都想教,結果孩子哪個都沒學會。

二、準確的內容全部量化

對要教的內容量化,每個項目練多少時間或者多少次,要有具體的數(shù)量計劃,孩子學會的過程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不要認為隨便教一兩次就算完成任務。

三、量化的內容全部標準化

制定一個通過標準,比如連續(xù)兩天正確率通過在90%以上,才算孩子學會了。很多家長會自我感覺良好,覺得孩子學會了,或者覺得孩子只是狀態(tài)不好,認真學還是學的會的,少一些這種主觀的想法,有一個標準化的評判標準,有利于理性判斷孩子是否真的學會了。

四,堅持執(zhí)行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堅持才能看見效果,以上的三點只要貫徹執(zhí)行,不需要一年半載,幾個星期就可以看見不一樣的效果了。

綜上,家庭干預是有用的,不過需要家庭成員的集體努力。

]]>
東莞心理醫(yī)生價格,東莞心理醫(yī)生價格工資待遇 http://m.alogblog.com/5287.html Tue, 09 May 2023 16:09:08 +0000 http://m.alogblog.com/?p=5287 有人說,為什么近年來親子關系比以往更常出問題,正是因為中國孩子走得太快,而父母走得太慢了。

北京師范大學曾在2018年發(fā)布了一項《全國家庭教育狀況調查報告》,清楚地反映了親子關系問題背后的原因:「爸爸媽媽不尊重我」。

而從父母的角度,看到這個結果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我那么愛你,怎么可能不尊重你?」

所以,問題出在了哪里?

從我自己比較「艱難」的成長歷程中,我大概知道一個原因:孩子想獨立,但父母還想牢牢把控孩子,逐漸吞噬孩子的意志,也就是心理學概念上的「共生絞殺」。

“從心理上Kill父母,這可能是全世界最殘忍的一種「處刑」,而且他們還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要想人格獨立,這是所有人不得不做的分離?!?/span>

■ 必看視頻,短短6分鐘講述了若不剪斷臍帶孩子無法獨立的一生,戳到萬千父母的軟肋。

從小是個乖小孩

卻跟父母吵架到報警

我從小很聽話也很開朗,成績也不錯,高中上的也是名校,然而父母不會告訴別人的是,其實我生了。

每年從學?;氐郊依铮揖透鷣G了魂一樣。

平時蘸花兒(成都話,哪兒熱往哪兒湊的意思)到一個人走路都要用音響外放BGM走秀的我,回家就生病+宕機,都不敢打不開微信和郵箱。

盡管我很喜歡這座城市,盡管每次我都以為我沒那么脆弱。但照舊現(xiàn)實都給了我重重的的打擊——每次回來我就難受得不得了。

插圖來源John Holcroft

為什么呢?因為我跟父母已經(jīng)和他們吵了6年的架,最嚴重的一次吵到警察都來了。

2年前的暑假,這個情況更加嚴重了。

我從社交媒體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呆在家每天郁郁寡歡,最后檢測出來得了中度強迫和輕度抑郁。

媽媽就跟我一起去看了心理醫(yī)生,因為她也很痛苦,反思為什么會出現(xiàn)的問題:

  • 是我們受教育的程度不夠嗎?我媽媽爸爸的學歷雖然不算很高,但是講道理是夠用的,而且認知也不低,從放心我一個人去哥斯達黎加讀書就能看出來;
  • 是我們脾氣差嗎?但我小時候我們也很少發(fā)生大型的爭執(zhí),全家也是其樂融融,而是到了13歲后才爆發(fā)大型的爭吵;
  • 是生活的壓力驟增嗎?也不是,我爸媽的工作一向都很穩(wěn)定,收入說實話也不差。
  • 是我突然認知迭代、不能忍受父母然后開始找茬兒了嗎?也不是,我并不是機械改造人,我的學習和成長速度跟絕大多數(shù)人都是一樣的。

在心理醫(yī)生的引導下,我們也慢慢意識到了問題的所在。父母常有一種很錯覺,以為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整體,應該只存在一種意志。

插圖來源John Holcroft

青春期親子問題的根源在于,父母的意志正在絞殺孩子渴望獨立的自我意志。

根據(jù)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這種家庭關系叫共生絞殺」。兩個或多個人當中,只能活一個人的意志。

這跟我家很像,表現(xiàn)也很一致,比如父母總是說他/她活著的一切都是為了我,連小事都要按照家長的意愿做,比如怎么喝水看不慣都要糾正。

而當孩子的個人意志和家庭或父母的整體意志產(chǎn)生矛盾后,父母會想對孩子進行意志絞殺。

尤其是青春期,孩子開始有了獨立的意志,父母發(fā)現(xiàn)孩子不受掌控后就會覺得孩子不聽話了,沒法管了,反倒會更強勢控制孩子。

比如,有家長就會因為孩子鎖門而把門整個拆了。

■曾經(jīng)有一則視頻引起熱議,父子倆發(fā)生口角,喝了酒的父親拿起兒子的一個模型就往地上砸,兒子忍不住又頂撞了幾句,父親怒而把所有模型都砸了,兒子痛哭:我現(xiàn)在才明白,有些你看得很重,付出了許多的東西,在一些人眼中就是垃圾。

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

是指向分離

進入青春期后,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

父母愛的是這個有各種缺點的我嗎?還是愛那個聽話的、他們幻想中的我?我是不是只是他們認知里那個完美小孩的投影?

我本身是什么樣好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身上有沒有他們想要的特點。

但因為我從小對父母是無條件的信任、重視和愛,導致我非常重視和在乎父母的想法。

我也試著那些他們認可、但我不喜歡的想法去重塑自己,但我卻越來越不認識自己,越來越討厭自己,從而越來越討厭那個想要掌控我的他們,直到引燃了戰(zhàn)火。

父母也很納悶,為什么那么聽話的小孩不了,開始「叛了?越想治好孩子,孩子就越反抗。

插圖來源John Holcroft

吵架還算有溝通通道,最壞的情況就是我們閉口不談,不想跟父母有任何交流,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而個人意志被吞噬后的極少數(shù)極端情況,就是吳謝宇弒母案。

而要想實現(xiàn)真正的人格獨立,我們在青春期都需要完成個人獨立意志和父母的意志的分離。

有句話說的是,唯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指向分離。

所以,哪怕原本親子關系再親密,也要逐步完成分離。

如果用強勢的方式管教青春期的孩子,因為本我(本能的沖動、欲望)被超我(道德感、良心)絞殺——

讓他只能為了規(guī)則而活,而喪失動物性、本能的部分。最后只能變得十分虛假,覺得自己有一部分好像已經(jīng)死掉了。

■ 武志紅在B站講家庭關系,很值得一聽

絞殺不一定是父母對孩子的,也可能是孩子對父母的。

當孩子變得足夠強勢的時候,也可能會傷害父母,比如年過中年在關系中占據(jù)主動的爸媽們,有可能會對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自我意志的侵害(也是一種報復)。

所以,作為強勢的一方,我們可以選擇不去主動傷害、捆綁親密關系中的另一方的個人意志,不要絞殺別人。

而當我們作為弱勢的一方,也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有獨立自我意識,不要被絞殺。

■ 我讀過很多跟心理發(fā)展相關書籍,這本是我非常喜歡的,正能量,關注未來。

家長也別太擔心

生「病」也是自我成長

最后,我從過來人的角度為大家提供幾個建議。

首先要堅定信心,有問題就解決問題,雖然過程是曲折的,哪怕像我一樣生也沒關系,這也是我們在自我成長。

哪怕希望經(jīng)常破滅也沒關系,因為下一場希望還會來嘛。

其次,正在經(jīng)歷青春期的孩子或家長,一定要愛自己,維護好自己的生活秩序,做好基礎的自我關懷。

當壓力集中出現(xiàn)時才能更好地應對,而這也需要積極的應對和練習。

在KnowYourself發(fā)布的《中國留學生心理自助手冊》里,我覺得最有效的、最具有實踐性和普適性的的建議,來自心理學家Christopher Willard。

他提到要注意避免“HALT”:也就是別讓自己太餓(hungry)、太生氣(angry)、太孤獨(lonely)或太累(tired)。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常常自我體察,一旦覺得心情不好了,那就吃東西深呼吸呼朋引伴多鍛煉,讓自己生活得更幸福一些,時刻保持生命力,更愛自己一些。

不過當和親密的人有爭執(zhí)的時候,那個時候往往是已經(jīng)在憤怒和痛苦當中了,可能會短暫喪失體恤自己的能力。

這個時候,最后一條建議就非常重要——

存下屬于自己的F*** You Money。好萊塢華裔女明星劉玉玲在一次接受采訪時說:“我工作后一直很努力地攢錢,為的是要攢一筆“F*** you Money”。

經(jīng)濟獨立是很多人剪斷與父母的臍帶最重要的一步,很多人也是發(fā)現(xiàn)自己不用花父母的錢,或者還可以給父母錢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獨立。

我做過測算,我住的青旅五十多塊錢一晚,可以洗衣服烘干存行李。旁邊的小店70元一天的餐標挺夠的。

我可以去附近的省圖書館免費學習,或者花費134元買一個附近自習室的周卡,再留500元社交或應急等。

那么一周多我大概需要花1500元,這筆錢會始終在我的卡上,花掉了我會再補齊。

這1500元=我的底氣。

當然,我更希望大家可以不需要動用到這筆錢,就能有自我獨立的意識和勇氣。

]]>
東莞心理輔導室,東莞心理輔導室配備標準? http://m.alogblog.com/2133.html Wed, 01 Feb 2023 00:19:09 +0000 http://m.alogblog.com/?p=2133 【來源:保定市教育局_教育新聞】

在即將迎來兔年春節(jié)的虎年歲尾,保定二中心理輔導室組織了主題為“記錄親子高光時刻,享受家庭溫暖瞬間”的親子活動,活動期間家長和學生積極參與,回顧分享了他們與家人互相溫暖互相支持的親子時刻。這些故事和照片溫暖了大家的內心,尤其是在春節(jié)這樣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更加體會到了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

“教育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親子關系,和諧的親子關系勝過一切好的教育?!毙睦韺W的敘事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主線故事和支線故事。如果有一個無助悲傷的主線故事,就一定有一個強大喜悅的支線故事。探索支線故事,可以增強自我認同,看到不一樣的自己。這次活動,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去發(fā)現(xiàn)親子關系的閃光點,探索親子互動中的支線故事,引導學生用積極視角建構積極樂觀的生活,用溫暖自信的人格滋養(yǎng)健康成長的人生。

青春正當時,成長不停步。在這美好的時光里,問一句幸福是什么?作為孩子的他們如是說:

每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都是孩子成長的標志,在這闔家團聚的時刻里,問一句感動是什么?作為家長的他們如是說:

再微小的光也能閃耀,再平凡的親子關系也有高光時刻。也許是父母滿足孩子愿望的時刻,也許是孩子實現(xiàn)父母期待的時刻,也許是父母抱著哭泣的孩子給予安慰的時刻,也許是孩子看到父母的不易給予理解的時刻,也許是親子同時感覺內心愉悅的時刻……在這團圓溫馨的時刻、親子關系的高光照亮大家前行的路!讓父母和孩子的光芒互相溫暖、互相支持!讓親情在家長、學生間流淌,溫馨有愛,暖意洋洋。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