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坤長篇小說《神圣婚姻》研討會嘉賓合影
郭義強、白燁、胡平、張清華、孟繁華、賀紹俊、陳福民、謝有順、張燕玲、吳俊、何平、王春林、韓春燕、李一鳴、彭學明、梁鴻鷹、王軍、胡友筍、李舫、李朝全,劉瓊、劉颋、王國平、傅逸塵、李蔚超、陳濤、宋嵩、舒晉瑜、張中江等三十余位專家與會研討。
徐坤是成名已久的作家,曾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第十一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優(yōu)秀長篇小說獎。當她還是一名年輕學者的時候,一系列中短篇小說《白話》《先鋒》《熱狗》等就以獨特鮮明的風格贏得廣泛的關(guān)注,受到王蒙先生的高度肯定,此后她的長篇小說《春天的二十二個夜晚》《野草根》《八月狂想曲》等,更是一次次帶給文壇驚喜。徐坤不僅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一貫保持很高的水準,而且歷經(jīng)角色換位不斷變化、步步走向闊大。從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年輕學者、文學博士到北京作協(xié)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再到中國作協(xié)《人民文學》副主編、《小說選刊》雜志主編,遍觀文學之變,描畫時代生活,因“博觀”而成“圓照之象”?!渡袷セ橐觥氛切炖v經(jīng)十年沉淀的“圓照”之作,是人生抵達另一境界后的闊大之作,是直面新時代現(xiàn)場、洞察時代之變而又勇敢取舍、鉛華洗凈的高度凝練之作。
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閻晶明
閻晶明在講話中表示,好久沒有讀到這么痛快的小說了,感覺以前火熱的現(xiàn)實生活又回來了?!渡袷セ橐觥肥且徊坑嘘P(guān)當下中國尤其是當代城市生活的集中描寫,呈現(xiàn)一種活色生香、生機無限的狀態(tài)。小說中的人物性格都非常鮮明,每個人的生命情感都有切膚之痛,然而他們依舊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人人都在小說里自主、痛快地活上了一回,命運的坎坷、生活的矛盾沖突,最終都達到了反轉(zhuǎn)與和諧。小說還呈現(xiàn)了一種獨特的地域風格特征。整部小說處理得鮮活、圓滿、穩(wěn)妥,是一部非常值得回味和研究評價的優(yōu)秀作品。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郭義強
郭義強對《神圣婚姻》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認為《神圣婚姻》觸及了精神層面的宏大問題,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精神的支撐。進入全面小康社會之后,如何把我們具有悠久文明歷史的古國變成更加有精神追求的國家,如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民的責任,更是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作家們的責任。徐坤在小說中寫出了在新時代堅守傳統(tǒng)優(yōu)秀價值觀的一群人,比如說宇宙所所長孔令健,副所長毛榛,掛職犧牲的研究員薩志山,支教山區(qū)的程田田等。只有讓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作家徐坤功力深厚,寫出了幾個鮮活的人物,像于鳳仙這樣的角色雖著墨不多,但是寥寥幾筆就把人物的突出特點寫活了。小說不乏喜劇色彩,兼具東北地方戲的幽默感,在正與邪的較量中突出正氣,對人物命運始終懷有強烈的悲憫。
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會員、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施戰(zhàn)軍
施戰(zhàn)軍在講話中指出,《神圣婚姻》體現(xiàn)了徐坤持續(xù)成長的創(chuàng)作存在,前面有王蒙,中間有徐坤,給我們信心的創(chuàng)作者始終存在。徐坤除了依然在寫近處的無休無止的生活、寫人在路上的千頭萬緒的操勞,她還寫到遠方和理想主義的幻影。近處、路上、遠方——使得這部小說的整個精神結(jié)構(gòu)非常穩(wěn)定;兒女情、事業(yè)心、英雄氣——幾代作家擅長的寫作路數(shù),在徐坤這里來了一個集成甚至一次升華;付真情、求真相、要真義——這一故事模式,既層疊很多故事又折閃出價值。同時,新時期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被《神圣婚姻》清晰地捕捉到了,人們?nèi)氤且院笥忠莩龀鞘?,或者被派駐到鄉(xiāng)村,同時也是文學的富礦?!渡袷セ橐觥吩跀⑹錾戏浅S刑攸c,它籠蓋天上、地下、中外、城鄉(xiāng)、文理、玄實、元宇宙與扶貧、婚姻之約和個性之求,翻開《神圣婚姻》,就像打開了視頻一樣呼之欲出。文學創(chuàng)作就應(yīng)該沖著神圣的境地,拖塵踏泥地奔過去,它是旅人的長詩。我們以為的悲涼,寫著寫著就變成了蒼涼;我們以為的生澀,卻成了神色。如何以審美質(zhì)素、以小說感融入到新時代,融入到增強精神力量長旅當中,《神圣婚姻》是一個標志性作品,值得被不斷提及、反復閱讀。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
李紅強在致辭中表示,《神圣婚姻》是人民文學出版社在過去一年里的重要收獲,是人文社2022年度好書之一。近年來,在廣大作家和各位專家的支持和信賴下,人文社推出了諸多優(yōu)秀長篇小說。這其中,我們認為,就直接書寫新時代廣闊生活中的紛繁巨變,表現(xiàn)新時代變革與恒定的價值走向方面,《神圣婚姻》無疑是最為突出的。小說以活潑爽利的文風、神采飛揚的敘事,以新時代的北京為表演舞臺,聚焦市民階層與城市精英、知識分子與海歸青年等典型人群,見出神圣、見出人間、見出社會。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原會長、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白燁
白燁認為,《神圣婚姻》直面當下生活現(xiàn)實,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感。敢于在小說中這樣近距離描寫當下的,在我們看到的長篇小說中并不多見,由此也可以見出徐坤閱讀生活和把握現(xiàn)實的獨到能力。小說由婚姻異變、體制轉(zhuǎn)變,揭示人們的情感隱痛與社會的陣痛。借由學者薩志山的基層掛職,小說把筆觸伸向社會巨變的前沿領(lǐng)域,寫出新時代新變化,以及這種變化的新動能。借用歌德在《浮士德》的說法,我們可以把“學術(shù)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作為小說最生動的闡釋,這是作品書寫人物的落腳點,也是使作品議題遠超婚姻走向生活神圣的最大價值之所在。
《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
梁鴻鷹盛贊《神圣婚姻》是一部能給大家?guī)黹喿x喜悅的作品,徐坤像是一個解剖者,同時也是一個發(fā)問者,一個解答者。各種矛盾、危機在徐坤式的刀法之下快刀斬亂麻地一一得到解決。作品處理的是精神與肉身、客觀與主觀、現(xiàn)實與未來、仰觀宇宙與星星點燈,實現(xiàn)由技到道的升華。小說最成功的還是女性形象,樊梨花舌戰(zhàn)“群雄”的場面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把治家如烹小鮮的氣魄,寫得淋漓盡致。在這樣一個篇幅當中上演的速度與激情,讓人嘆為觀止,給閱讀者帶來極大享受。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吳俊
吳俊認為《神圣婚姻》是一個大作品,凡是大作品都能給我們的文學批評和學術(shù)研究提供豐富的生產(chǎn)資料。他從三個方面提及《神圣婚姻》的敘事特點:其一是用速度去覆蓋空間,這部作品在敘事速度上呈現(xiàn)的特征不是簡單的快節(jié)奏,而是以敘事速度去覆蓋現(xiàn)實生活和精神生活空間。其二是多重的敘事關(guān)系,這本書體量非常宏大,其實有多卷本的體量,但寫法上相對來說是凝練、緊縮的,避免了長篇小說注水的通病,它是多卷本的體量凝練而成。第三是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作品的人物有茅盾《子夜》中人物設(shè)計的影子,每個人物都是一個時代、一個社會處在特定歷史時期的非常重要類型的化身。借助于馬克思的說法,中國當代社會人物關(guān)系的總和,在這部作品的人物上也都有所體現(xiàn)。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有順
謝有順強調(diào)了徐坤是骨子里面有相信的作家。《神圣婚姻》非常好看,讓我們重新感受到小說對生活及時反應(yīng)的能力,以及小說與我們當下時代的對話關(guān)系。《神圣婚姻》的好看還在于人物,尤其是女性角色的獨立、又不囂張的獨特人格。小說對荒誕的處理也尤為突出。徐坤對于荒誕的書寫來自于對這個時代的熱愛,反諷特別的克制,有包容,有理解,靜觀其變。特別值得敬佩的,徐坤像王蒙一樣,是骨子里面有相信的作家。絕大多數(shù)作家是悲觀的、不信的,但徐坤老師、王蒙老師心里相信,他們不可能成為虛無主義者、懷疑主義者。徐坤對時代有信心,對個體有信心。這是一個作家的精神底色。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何平
何平指出,《神圣婚姻》為“與時代同行”的口號提供了一個案例,“與時代同行”涉及作者的生命歷程、審美站位與精神站位。具體而言,與作家的時空觀、敘事能力、語言運用密切相關(guān)。從時空角度,徐坤站在中國的歷史節(jié)點討論當下的先鋒問題、把小說置于大時代的時間邏輯,并有意書寫北京的地理變遷、書寫跨地域的空間版圖,在時空布局上呈現(xiàn)時代特質(zhì);從敘事能力上,小說從兒女情愛寫到宇宙大事;從語言運用上,文本從古典文學到流行歌詞,各種角度都顯示出徐坤與時代同行的氣魄與獨特方式。
《南方文壇》主編張燕玲
在張燕玲看來,《神圣婚姻》是徐坤暌違十年歸來的聲音的肖像,一打開,耳邊就雀躍著徐坤的聲音,豪俠、瀟灑、快人快語,機智又深情,讓人生怕這聲音斷線。她以女性讀者的視角提及小說書寫的新時代女性氣質(zhì),以及超越性別的胸懷與格局。徐坤的風格敘事依舊更具有時代的氣息,脫口秀般和評書的喜感,在這里面數(shù)落時代的歷史細節(jié),充滿時代感和戲劇性、可讀性。張燕玲還特別提及小說的藍色裝幀,代表著作者洞悉一切之后的冷靜,是與火熱生活形成互文的緩慢的冷卻。
著名作家徐坤
這場時長四小時的研討會非同尋常,眾位專家學者圍繞《神圣婚姻》各抒己見,充分肯定了該作品的文學價值與社會價值,認為這是一部“時代之書、情感之書、理想之書、生活之書、現(xiàn)實之書”。徐坤則表達了對各位專家學者與出版方的由衷感謝,同時傳遞了殷殷心愿:在過去漫長的歲月里我們曾經(jīng)彼此照見,并共同走過,文學是連接我們之間的紐帶和明燈;在未來漫長的歲月里,我們?nèi)匀粫^續(xù)彼此照見,并共同走過,文學仍然會照亮我們共同的前程。
南都記者 黃茜
]]>《文學的世界》 刁克利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你肯定聽過雨果那句聞名遐邇的箴言:“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蹦敲春螢檫@一博大心靈的棲息之所?不知你是否還聽過佚名那句意味深長的警語:“心靈不在它所生活的地方,而在它所愛的地方?!蹦敲次覀冃闹鶒塾种赶蚝畏剑课蚁胍咔榻o我們帶來的諸多感悟,除了“原來我們太需要關(guān)注家人的健康”,更有“其實除了物質(zhì)的追求,我們也想讓心靈有所依托”。
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在古今經(jīng)典名著的故事世界中,嘗試與那些洞悉人性的作家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既滋養(yǎng)疲憊于日常的心靈,也展闊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解。
無奈家務(wù)繁多、工作繁重,又不得要領(lǐng),大家開始借助網(wǎng)絡(luò)平臺的介紹去了解經(jīng)典。收聽別人給出的故事梗概,只是領(lǐng)略了經(jīng)典作品的梗概。先不說拾人之嚼難甘其味,單就名著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不僅因其或?qū)掃_或纖凝的內(nèi)容,更憑借巧妙的形式、獨卓的意象,尤其是與外在世界深邃的連接。我總是感慨,當今文學評論書籍眾多,但過度以紛繁復雜的現(xiàn)當代理論做加持,已使專業(yè)閱讀氛圍多旨在求新、求奇、求異軍突起,卻少了像英國作家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那樣娓娓道來,把欣賞小說著作所需關(guān)注的要素條理清晰講述清楚的著作;更沒有像美國文學評論家韋勒克的《文學理論》那樣深入淺出,把評判文學作品所需入手的角度分門別類論述全面的著述,致使我們的大眾閱讀缺乏全面深刻又易于上手的指導。
刁克利教授新書的出版,恰好彌補了這個空缺。在眾多對文學作品利用各種后現(xiàn)代理論進行“裹挾式腰斬”的評論中,這部書肯于從創(chuàng)作的原初情愫重回經(jīng)典,帶著讀者一步步洞悉文學的奧秘,又不乏對理論的關(guān)照,重在經(jīng)由文學的世界洞悉我們置身其中的人生天地。本書第一章的“導論”中,刁教授就言明:文學可以是“一種安身立命的方式”。他借用艾布拉姆斯最經(jīng)典的比喻告訴讀者,文學既如“一盞燈”,是作家“心靈的表現(xiàn)”;又是“一面鏡”,是“現(xiàn)實世界”的反射或折射。
如果你是一名高考備考生或是考生的家長,你一定能從第二到第四章有關(guān)高效汲取小說內(nèi)容的章節(jié)中獲得更好的認知能力。所有考生都或多或少為撰寫文學作品評論而起筆生畏。
書中先給出把握文學作品的要點:情節(jié)、人物與主題。但與你們的課本不同,本書并不是教你抓取表面情節(jié)的幾波幾瀾,而是教你看到背后的要旨。你需要抓住作品的一個無比有趣又極為重要的精髓:以高潮出現(xiàn)的位置感受作品的不同沖擊?!豆防滋亍返母叱背霈F(xiàn)在最后,結(jié)尾的盛宴中所有人物都前來聚合,所有矛盾都千鈞一發(fā),讀者屏住呼吸看千萬人于高空走鋼絲。相反,《紅字》的高潮始于故事開始之前。海絲特與牧師那蕩氣回腸的身心交合只是故事的前奏,這是一段為北美殖民時期清教教義所不容的愛情,讀者會一直揪心于二人為那段稍縱即逝的情感迸發(fā)所付出的天長地久的精神與肉體自罰??催^《麥琪的禮物》的讀者都會為結(jié)尾處高潮的處理拍案叫絕,從此相信了愛情。只有經(jīng)歷了跟女主人公一樣的糾結(jié)不安后,才能迎來驚愕并欣喜的結(jié)局。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喜樂交匯、五味雜陳嗎?不僅是情節(jié),本書還教你怎樣觀察人物。你可遵循兩個原則,一是把一個人物與其他人物作對比,發(fā)現(xiàn)作品中人物的多樣化;二是把一個人物的前后變化作對比,觀察人物的成長性。人物的發(fā)展正是很多成長小說的重要觀察點。當然很多考生更會為總結(jié)作品中心思想而不明就里。本書先教你對小說文類進行總體劃分,例如《簡·愛》與《呼嘯山莊》都是愛情小說。而后在這一分類下細化主題。兩部作品對待愛情的不同態(tài)度恰恰構(gòu)成了二者的不同主題。前者以愛情發(fā)展為背景,重在展現(xiàn)女主人公的愛情觀在不同時期的轉(zhuǎn)變。后者基于幼年期心理創(chuàng)傷,展現(xiàn)人物因?qū)鄣膱?zhí)著而生恨,而后又走向和解的歷程。本書尤其闡述了女主人公凱瑟琳的悲劇之因,她既想將愛情作為安身立命的憑護,又希望它能成為身心欲望的宣泄,因難以平衡而釀成大禍。你看這樣學著去總結(jié)中心思想,就有了可以把持的路徑。觀察中心思想,不可唯一而執(zhí),要重視作品內(nèi)在的悖論性,猶如人生這門復雜的命題。
如果你正處于戀愛期或暫時處于失戀期,你也一定能從第五到第七章有關(guān)全面領(lǐng)略小說形式的章節(jié)中獲得更成熟的人生態(tài)度。換個角度看風景,所觀皆不同。小說的敘述角度總體分為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而眾多小說又都含有愛情這個元素。那么我們觀察別人的愛情故事,就能從中獲得對待感情更達觀的態(tài)度?!逗魢[山莊》啟用了兩個第一人稱視角,洛克烏德這位山莊外來者的第一人稱視角,以及山莊內(nèi)部管家耐莉的第一人稱視角。洛克烏德作為失戀之人,在耐莉的敘述中獲知別人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我們又通過洛克烏德的敘述,獲知他在故事中走出失戀。這讓讀者也不禁反思自己有限的人生經(jīng)歷中,怎樣以更豁達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婚戀。多重敘述視角在維多利亞小說中并不多見。除了《呼嘯山莊》,狄更斯在《荒涼山莊》中也應(yīng)用了第三人稱視角以及部分情節(jié)的第一人稱視角的混用。而到了后現(xiàn)代,作品視角的變換已稀松平常。角度是我們開窗戶的方向,朝東看到日出東方,朝西看到夕陽西下。我們選取不同的視角,也會看到愛人不同的側(cè)面。而風格則是我們窗簾的底色。深色與淺色的帷幔也定格了我們帶著什么樣的心情去看戀人,這決定了我們的婚戀走向。象征是作品中的事物與現(xiàn)實世界的互相映射?!?span id="5bdrxbrf"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4220833">湯姆叔叔的小屋》中,小屋在湯姆的不同境況中所指代不同。它可是安居之所,也可是田園之歌,也會是磨難之地。而我們與愛人所建立的家,也可通過我們不同的維系成為或幸?;驙巿?zhí)的地盤。想談好戀愛,過好婚姻,多讀讀小說中不同視角看問題、不同風格談問題、不同意象思考問題,會使得我們變得更富同理心。而本書教會讀者在欣賞小說的形式美時獲取這種同理心。
如果你是一位在職場上打拼的青年或是在本領(lǐng)域游刃有余的中年,那么你更能從第八到第十一章有關(guān)充分體味小說與人生的連接中獲得更練達的職場能力。不同的背景能夠?qū)χ黝}表達產(chǎn)生不同的強化作用,同理,你在不同的氛圍下安排不同的業(yè)務(wù)也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例如,封閉的環(huán)境和開放的環(huán)境就以不同形式推動故事發(fā)展。
同時書中教讀者利用多維度來觀看一部小說。例如,《簡·愛》在不同理論關(guān)照下會有不同理解。精神分析理論關(guān)照下簡·愛的經(jīng)歷是作家渴望溫柔母愛、理想愛人的白日夢轉(zhuǎn)喻;原型理論關(guān)照下小說呈現(xiàn)出眾多童話原型:孤兒身份,邪惡繼母,替罪羔羊等等。讀者在工作中,如能洞悉心理、學習原型,可更好應(yīng)用不同背景、不同維度來處理工作中的人和事。因為不同的時代、國家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對文化核心的要求有所不同,所以作品的接受與評價也就不同,對經(jīng)典的評價也因之不同。這種變通的態(tài)度更是職場人進行工作評估的必須。
故而,本書在最后一章特別強調(diào),無論是時代、地域等背景,還是哲學、宗教、心理學等維度,都會讓我們對文學形成不同的認識。僅僅一個弗洛伊德,就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像《哈姆雷特》這樣的經(jīng)典:原來戲劇中還潛藏著兒子對母親的戀母情結(jié)和因嫉妒父親而不能下手處死殺害父親兇手的隱情。職場人讀書,除了自己專業(yè)的書籍,文學名著會給你不一樣的領(lǐng)悟,不一樣的星空。
本書作者刁克利教授本人是一位學者型詩人,他在文學研究領(lǐng)域深研廣耘,建樹極豐;又不時著墨點點,即興為詩。羅曼·羅蘭曾言,“要把陽光播撒在別人心里,你自己心里要先有陽光?!彼蜃x者指出“文學欣賞有路可循”,因為他心中滿是通向文學花園的路徑。這部面向大眾的文學教導指南,我也準備推薦給我的博士生們,因為對于文學研究者它一樣是一部難得的科研指南。(梁曉暉)
來源:北京晚報
]]>用一個網(wǎng)絡(luò)梗概括,她就是一個畢業(yè)于中央財經(jīng)大學的小“網(wǎng)紅”。
一個簽約了《話本小說》網(wǎng),創(chuàng)作了一部動漫同人小說:《賽羅第一世》、目前還未完更、創(chuàng)作了9萬字、擁有25萬人氣、328人收藏的網(wǎng)絡(luò)作家。
這兩年,從自媒體的興起,網(wǎng)絡(luò)小說的人氣下降、過審難度加大,讓越來越多的寫手沉浮在了深水中。在很多網(wǎng)絡(luò)寫手連簽約過審都成問題的今天,她卻神奇的擁有了一批“發(fā)燒粉”。
有多少的讀者是指著這部小說日更度日的?
為什么說是玩轉(zhuǎn)呢?在這個自媒體、網(wǎng)絡(luò)水軍的時代,粉絲通過點擊率、收藏量以此來判斷對作者的喜愛程度。一部影片的票房不過幾百萬人氣,而擁有25萬人氣的作者,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小網(wǎng)紅”了。
對于網(wǎng)絡(luò)作家來說,都有一個筆名,她的筆名叫:夢想彼岸。
對于讀者來說,網(wǎng)絡(luò)作家這個詞就尤如躲在電腦屏幕背后的黑客般神秘。我們很難知道,這個作家是一個什么樣性格、什么樣職業(yè)又或者是一個什么樣氣質(zhì)的人群。
但無論是外表還是性格,她都是一個內(nèi)向而又普通的女孩。用她的話來說:我的內(nèi)心有一顆男孩的心,我的一些愛好會與男孩喜歡的重疊。”
不過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晶晶,并不像動漫小說里的主角一樣,無所不能。也沒有奇裝異服,更不是行走在文學藝術(shù)范的穿著。照片上的她簡單利落,一個陽光、溫暖的girl,讓你很難想象到那些無厘頭的文字出自其手。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她人生的全部,或者以為這就是一個毛頭小姑娘的游戲人生,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其實,成為一名網(wǎng)絡(luò)寫手,只是她人生的第一個轉(zhuǎn)折點,她說:“在初中,由于喜歡奧特曼,再加上愛看作文書以及小說,有的時候還會寫點日記,于是,我開始突發(fā)奇想起來,看看自己能不能也創(chuàng)作小說,便在筆記本上記錄著自己的小說,那個時候是想到什么,寫什么。
直到上大學,一位同學的提醒下,我在湯圓創(chuàng)作里發(fā)布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后來也陸陸續(xù)續(xù)發(fā)布了一些(只可惜湯圓創(chuàng)作后來倒閉了),有的時候還會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并發(fā)在QQ空間的日志上。“
后來,她在話本小說里發(fā)布,然后就簽約了這本小說。
寫小說對于她來說就是一種享受,沉浸在自己的小說世界里,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令她想不到的是,小說一發(fā)布,有這么多要獻膝蓋給她的鐵粉們。
“其實到現(xiàn)在,我的鐵粉可能還不知道我的真實姓名,也不知道我長什么樣?!?/span>
在她的眼中,成為網(wǎng)絡(luò)作家、擁有小人氣,其實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在她眼中,她就是一個寫小作文的小女孩,一切的熱情都源于純真的喜愛。
不過,在晶晶“幽默搞笑、無厘頭”的妙筆之下,是點點滴滴對生活熱愛的滲透。愛寫作之余,她還是一個妥妥的劇迷。
一部電視劇《功夫戰(zhàn)警》,那里面的女主角是一名談判專家,她非常佩服女主角對人性心理精準的分析:用開導、冷靜、沉著以及運用心理學知識去化解各種各樣的社會危機事件。
這部劇,從此驚艷了她的青春,她開始對心理學神秘有了著魔般的喜歡和研究。出于熱愛,她就控制不住地在百度上搜到了心理咨詢師的信息,毅然決然地選擇報考了心理咨詢師,開啟了心理學的修煉之路。
而在學習過程中,她愈來愈發(fā)現(xiàn)心理學的有趣之處:“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guān),比如發(fā)展心理學,是研究人從出生到死亡整個過程的心理發(fā)展,太震撼了!”
2021年11月23日,楊紫主演的《女心理師》播出了,這立馬吸引了對心理學癡迷的她的注意力:“因為我可以看到心理咨詢的整個過程了(雖說電視劇可能會藝術(shù)加工),女主角賀頓是一位資深的心理咨詢師,在她給來訪者咨詢中,巧妙地運用了幾個心理咨詢方法,像火柴心理投射 ,OH卡牌等等,看著這部劇,更加堅定了我想要做心理咨詢師的想法?!?/span>
但是,想要當心理咨詢師,難道只是覺得心理學很神奇,很有趣嗎?
實際上,她的生活正如她描述有些平淡,但也是幸運的,至少沒有遇到過心靈上的巨大沖擊。
然而,有一次,她聽到媽媽的一位朋友,或許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又或許是周邊的人不理解她,導致了這位朋友對生活產(chǎn)生了絕望,很多次在心靈生死的邊緣徘徊……
從那一刻開始,她深深地明白了自己成為心理咨詢師的意義,那就是幫助更多的人走出當下的困境,活出快樂,活出自我,活出精彩。于是,就有了成為一名資深心理咨詢師的想法。
她也想像《女心理師》中主角楊紫飾演的賀頓一樣,像開啟了心靈魔法般可以拯救蒼生,普渡眾人。
終于,她以89分的成績順利考取了中科院心理咨詢師的證書。
同時,她繼續(xù)深造,開始學習精神分析流派和OH卡牌。
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也為了積攢經(jīng)驗,她第一次在某個平臺演練中為一位來訪者做咨詢。
因為從事兼職了“心理咨詢師”這份職業(yè),自然也免不了各種質(zhì)疑和初次咨詢來訪者的不信任和吐槽。畢竟,她太年輕了。又加上這是第一次實踐。
“但是,心理咨詢師就不可以有年輕人嗎?哪一個心理咨詢師不都是從年輕的實習者到實踐者,再到資深的專家的呢?”面對種種質(zhì)疑,她還是給予了自己最大的鼓勵,因為這份熱愛,是她的生命。
為了變成一名可以讓來訪者更加信任的咨詢師,她不斷地深造。一邊樂此不疲地折騰一切有意義的事情,一邊接受更加深度的學習和督導。對她而言,心理學是興趣,能把興趣變成工作,為什么不可以呢?
當她又考入傾聽師的時候,聽說某個平臺反響不太好,被無數(shù)入駐咨詢師吵著要退費。
她又在百度上搜索有沒有其他心理平臺,便看到了曾妍心理工作室的相關(guān)信息,于是她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我們。
一個人,如果她很會寫文章,不一定會學好心理學。如果心理學學得那么好,那寫文章的時候,不一定會很有趣。而晶晶,她就是全能的學霸,一切都是那么用心、夠好。
對于讀者來說,要找到有趣作家的作品不難,然而,對于來訪者來說,要找到有趣的心理咨詢師卻非常地難。大多數(shù)的心理咨詢師給大家的刻板印象總是像專家一樣一絲不茍教你做事、給你指出對錯,卻很難用自己有趣的故事、思維去帶來你這個世界不同的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
而韓晶晶,她正具備著這樣的對生活的活力和治愈力。
無論如何,不管她是心理咨詢師,還是一個可以讓你開懷的朋友,不論她是作家,還是學霸,其實我們遇上有趣的人,都是一件非常幸運和幸福的事情。畢竟,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而在這十分之一中,能有一個有趣之人,讓你的人生會心一笑,又何樂不為?
被采訪大伽人物:韓晶晶
供稿:韓晶晶
修改:心理咨詢師曾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