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方法?

以下文章來源于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作者余長華

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方法?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發(fā)布聽力語言康復學科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及科技動態(tài),雜志內容導讀等,為聽力語言康復事業(yè)搭建良好的信息平臺

選自《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2022年增刊

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方法?

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方法?

作者簡介

余長華,男,中共黨員,安徽省安慶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門診部負責人。從事殘疾兒童康復工作14年,“十二五” 期間負責安徽省南片國家項目成人和兒童聽力篩查、助聽器驗配,以及民生工程人工耳蝸項 目篩查工作。撰寫的論文多次獲省、市級大賽二等獎和三等獎,并在省級期刊《好家長》上發(fā)表多篇論文 。

1.聽障兒童的特點

聽障兒童因為完全或部分喪失聽力而生活在無聲或聲音殘缺的世界。一般而言,聽障兒童具有以下特征。

● 口齒不清且行動遲緩

聽障兒童的語言表達含混不清,行為動作遲鈍且常出現(xiàn)判斷失誤等現(xiàn)象。在日??谡Z交流中,他們發(fā)音不準確,具有很強的韻母音,講話吐字不清。由于聽障兒童語言發(fā)展遲緩,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常答非所問,不知所云 。

與此同時,他們在與人交談時,經(jīng)常問“什么” 或表現(xiàn)出沒有聽清的狀態(tài)。因此,易產(chǎn)生焦慮甚至暴躁的情緒。有的聽障兒童在與人交談時,用眼睛緊盯講話人的嘴,這會對其日常交往產(chǎn)生負面影響。不僅如此,聽障兒童聲源定位能力較低。如在其右方喊他時,他不能準確把頭或身子轉向呼喚人的位置,而是轉向相反或其他方向。

● 感知缺失

聽障兒童在感知覺上存在缺失。由于聽覺刺激的缺損或滯后,聽障兒童的信息更多地依賴于視覺、觸覺和動覺獲得,不易形成視聽結合的綜合信息。因此,聽障兒童獲取的信息不完整,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鍛煉,造成其理解偏差甚至錯誤。

● 易情緒化

聽障兒童易產(chǎn)生急躁、焦慮等情緒。由于他們在聽覺和語言上存在缺陷,因此,更傾向于以情緒的外部表現(xiàn)傳遞信息,表達自己的意愿,并以此作為與他人交流的工具。所以易產(chǎn)生理解偏差,甚至誤解。如在輪替活動中,聽障兒童由于不會說“輪到我了”,可能會簡單地把另一個同學推到一邊或用眼睛盯著對方,表示輪到我了。這是聽障兒童在自卑心理的驅使下產(chǎn)生的情緒化表現(xiàn),這種負面情緒表現(xiàn)會影響其人際關系的和諧。

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方法?

2.聽障兒童的心理問題

聽障兒童特殊的生理缺陷不僅影響其行為方式和語言表達,他們的心理也會受聽力障礙的負面影響出現(xiàn)諸多問題。如果家長和老師在生活與學習中忽略了聽障兒童的負面情緒,易導致其出現(xiàn)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 案例1 “看眼色行事”的孩子

張某,男孩,5歲,獨生子。父親經(jīng)營生意,家庭條件較好,母親陪讀。3歲半時植入人工耳蝸并進行機構康復訓練。在康復1年時,該兒童喜歡根據(jù)別人的眼神、表情、手勢等非言語線索對自己的行為作出判斷,并調整行為。如老師說“把紅色的正方形拿給老師”,幼兒會看著老師,手指在不同積木上晃動,以觀察老師眼色尋求正確答案。經(jīng)過與該幼兒父母溝通后了解到,家庭對兒童康復的期望很大,父母表現(xiàn)較為強勢。母親在幼兒學習及生活中經(jīng)常以責怪的語氣和方式教育孩子,尤其在孩子出現(xiàn)錯誤時,會不停地指責或在孩子面前自責。

看眼色行事可讓兒童在與人交往中學會明辨是非,懂得好與壞的行為標準;同時,注意察言觀色會促進積極的社會交往。但該兒童為了避免受到懲罰和責備,做什么事都要看大人的眼色行事,缺乏主見,不敢表達,所以,兒童在這方面的“本領”主要是由于成人不恰當?shù)慕逃绞皆斐傻摹S捎诔扇诉^于強調自己的權威性,忽視孩子的意見,經(jīng)常以命令 、強制 、壓抑等方式對待孩子,或過多地向孩子傳遞消極情緒,易發(fā)怒,情緒表現(xiàn)不穩(wěn)定等,讓孩子在學習中失去自信心和自主意識。

● 案例2 只愿上單訓課的孤僻女孩

王某,6 歲,雙耳配戴助聽器,父母均為聾啞人,由奶奶陪讀。該兒童語言康復級別為一級,語言表達能力較好,能理解一般問答。但在每天上學時會在教室門口不進來,問其原因,孩子扭捏半天說:“我不要進教室,我要在單訓室上課?!苯?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該兒童不喜歡和同齡或年齡更小的孩子交往,較依賴父母且自尊心強, 不易接受他人的負面評價。

經(jīng)過了解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具體原因復雜多樣 。主要有如下幾點 :

1.獨立性差,依賴性強。

該幼兒動手能力及自理能力差,許多小事由奶奶包辦。上學放學奶奶為其拿書包,如果奶奶來遲了會大哭大鬧。

2.自卑與孤僻心理。

可能由于父母聾啞的原因,除了奶奶和單訓老師,孩子不和別人說話玩耍,排斥新事物,不喜歡奶奶或單訓老師與其他小朋友說話。久而久之,她的自卑感愈來愈強,越來越孤僻,封閉自己,排斥他人。

3.自尊心過強 。

該兒童不能完成任務時會裝作聽不見,做錯作業(yè)會把作業(yè)本藏起來或不告訴家長,老師批評后的幾天不上學等。

這些行為表明該幼兒自尊心過強,是過度自卑的反向表現(xiàn)。

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東莞兒童心理疏導方法?

3.聽障兒童的心理疏導措施

根據(jù)以上兩名學前聽障兒童心理特點,筆者對其進行正確引導,采取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進行干預。

● 尊重并相信幼兒

尊重與信任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原則,也是每個人的基本精神需求。對于聽障兒童來說,尊重與信任更為重要。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讓他們在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中獲得安全感和慰藉。成人對幼兒的評價、態(tài)度直接影響幼兒對自己的看法 。

會“看眼色行事”是寶寶心智成長的一個表現(xiàn),家長和老師一定要正確認識和對待,給予孩子正確的“眼色”,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首先對他們要尊重和信任,不要對孩子過多指責。如同樣一句話,可以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說明,采取善意和鼓勵的方法無疑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在教育和交流上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其次,對孩子的要求不宜過高,應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其循序漸進地成長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發(fā)揚孩子的優(yōu)良個性和品質,以鍛煉其自我約束和自我提升能力。最后,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相信孩子的能力,提供表現(xiàn)和展示孩子勞動成果的機會。

● 體驗成功,增強自信

自信心是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關鍵,是一種寶貴的人格素質。兒童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自信心是他們步入人生征途的必備財富。聽障兒童由于身體缺陷和家庭等因素,更易形成自卑心理。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自信心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需要師長更多地鼓勵和表揚。這種肯定和激勵能夠強化其自信心。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并不失時機地對其加以肯定,使其體驗成功的快樂。與此同時,鼓勵也包括接納孩子的失敗與不足,只要孩子付出了努力,就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孩子的自信心才能日益增加。

● 秉持自立自強的教育理念

自立與自強是一個奮斗者和成功者的強力支撐。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上,自立自強的意識較為薄弱。聽障兒童因為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芥蒂,極易產(chǎn)生對父母和老師的依賴心理,一方面因為自卑,另一方面他們需要更多的愛護和關懷。長此以往,過度的依賴心理會降低他們生存與生活的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他自己做 ;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边@是培養(yǎng)兒童自主性和獨立性的科學方法。但現(xiàn)實生活中重視智力教育而輕視個性品質發(fā)展的現(xiàn)象仍然十分嚴重。

兒童的心理健康關系到其今后的人生道路是否順暢。他們正處于健康心理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及時對其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疏導至關重要。聽障兒童由于生理疾病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所以對聽障兒童進行心理疏導更為嚴峻和緊迫。盡管如此,遵循科學的原則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聽障兒童的心理問題也會得到緩解甚至根除。這種科學的原則理念就是愛的教育——尊重與信任是首要前提;這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幫助聽障兒童樹立自信、鍛造其自立自強的品格!

總之,兒童本就是弱勢群體,而聽障兒童又是兒童中的弱勢群體,他們需要家長、老師及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愛護。不論家庭、學校,還是社會,都應該給予其更多的人文關懷,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疏導,盡力重塑他們的健康體魄和健全人格,還他們一個光明而溫暖的精神世界!

點擊下方籌款鏈接幫助我們,一起守護25分貝,助力聽障兒童美好未來!#我的公益一分鐘##25分貝公益行動#

瀏覽官網(wǎng)肯定贈送七大超級贈品和贈送價值¥2萬元的珍貴課程98套。添加 微信:a1978531790  官網(wǎng):www.xlzxkf.com

本文內容由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自發(fā)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fā)現(xiàn)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guī)的內容, 請發(fā)送郵件至 1978531790@qq.com 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alogblog.com/3005.html